2015年5月27日晚,美国青年萨克斯管演奏家Nathan Nabb于川音大音乐厅举办音乐会。Nathan博士目前为美国史蒂芬. F. 奥斯丁大学音乐学院萨克斯管教授,纵观过去,他是第一位来到川音的最为年轻的美国萨克斯管演奏家、Selmer及Vandoren代言人、萨克斯管教授。
本场音乐会的开端曲目为美国作曲家David Maslanka为萨克斯管所创作的《Sonata》。这首曲目篇幅很长,其不仅对演奏者的技术要求精深,对演奏者的耐力韧性亦可谓一种挑战。本首曲目的上演也为听众更近距离的聆听到了美国本土演奏家诠释David Maslanka作品中独特的传统而前卫的音乐句法、音乐语言。对未来我们的演奏者理解和诠释Maslanka的《奏鸣曲》及《协奏曲》等曲目均具有优秀的借鉴与欣赏意义。
第二首作品是日本作曲家Takashi Yoshimatsu创作的《Fuzzy Bird Sonata》。这首作品于很多听众可谓耳熟能详。盖因很多听众似乎也听惯了须川先生的演奏,故而Nathan博士的演奏即为大家带来了不同的审美体验。尤其第三乐章华彩G段(CADENZA ad lib.)的处理,Nathan博士表现得激动而宁静、朦胧深邃,十分不同于众多演奏家运用萨克斯管泛音序列而营造的如宗教般恢宏而剧烈的色彩。
最后一首曲目为比利时作曲家Piet Swerts所创作的《Klonos》。演奏家以他的理念为听众带来了这首由三个部分组成的混沌狂乱而又细致缜密的作品。其时而混沌时而又具有极强律动性的旋律似乎可以令听众感受到演奏者内心中迸发出的巨大能量。笔者在2013年与Piet Swerts先生交流时对他说,您创作的《Klonos》很有一种“疯狂”的意味,令人想起迈克尔杰克逊的“疯狂”体验。Swerts先生觉得我的话颇有一丝趣味,还把我对他说的话发表在了他个人社交软件上。而在这次Nathan博士的演奏中,听众或许仿佛体味到了演奏者躯体中那颗热烈的跳跃着的心脏。
最后演奏家以一首法国作曲家Eugene Bozza创作的深情而忧郁《Aria》作为返场曲,结束了本场音乐会。
四首曲目,来自四个国家,四种风格,四种情怀。演奏家以一种融汇的思想来诠释这四首作品。同时这种融汇的思想也蕴藏在演奏者自我声音的理念中,在Nathan的声音中,我们似乎听到了美国人温柔而热情的颤吟理念,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仿佛来自于法兰西严谨、恬静的音质。不难看出,美国新一代的演奏家们正在如朝阳般冉冉升起,留给我们的亦是更多的思考。
四川省音协萨克斯管专业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 Copyright Reserve
备案编号:蜀ICP备14014116号-1 电子邮箱:6053478@qq.com 联系我们 成都网站制作:三以网络